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研究>>正文
站内搜索:

 

《天津日报》——杨莲霞:忆百年团史 书奋斗篇章

发布时间:2022-05-14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的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梳理党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的百年历程,总结共青团团结带领一代代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历史贡献,有利于吸引、组织、引导、带领中国青年坚定信念,紧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大胆实践、不懈奋斗。


产生:“觉醒年代”的纷纷觉醒


20世纪初,在中华民族处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之时,一大批有学识、有胆识、有抱负的先进青年纷纷觉醒,吹响了反帝反封建的号角,在理论探索和实践积累中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共产主义小组的同时,也发起或指导当地建立青年团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党的一大提出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1922年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经成立,就成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这是20世纪中国革命史和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革命不断深入和中国青年运动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名称的变更,是随着党在各历史时期政治使命的调整而变化的。团组建时,将中国革命青年运动先进组织的名称定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党的二大明确了中国革命青年运动在方向上和政策方针上必须同整个革命运动的方向和政策方针保持一致,将其名称变更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抗战期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被“青年救国会”所取代;抗日战争胜利后,基于革命发展的阶段性,为适应“在现阶段为实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制度而奋斗”的目标,更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组织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百年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勇前进。


奋斗:“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尽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名称历经变更,但“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的初心始终不变,“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生命始终闪光,“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政治信念始终坚定,它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各个历史时期工作大局的主线始终不变,它源源不断地为党输送人才,不断壮大党的力量的阵地始终坚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先锋队”“方面军”的团,在青年运动中发挥引领作用,将觉醒起来的新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作为“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的团,为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党的领导下踊跃参与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为“生力军”“突击队”的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搏击,开风气之先;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奋进者”“开拓者”的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洪流,成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启示:“为党育人”“担当尽责”


回望百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走出了一条根植于中国历史和现实、具有强烈时代特征和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启迪:从“新青年”到新时代,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青年运动健康成长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青团始终把为党赢得青年作为自己的政治使命,与党同心同行;“年轻的党创建了更为年轻的团”,“党的队伍中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党的青年特质也是“党旗所指,团旗所向”的重要保证。


百年来,共青团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武装青年,引导青年践行“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和信念,充分发挥其后备军作用。作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共青团将为党输送人才、为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其首要任务和长远目标。肇自青年、植根青年,是共青团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面向青年、服务青年,是共青团自觉担当尽责并提高其自身凝聚力、吸引力的工作生命线,尊重青年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骨干作用、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等则是必要路径。


站在建团百年历史时刻,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对照党擘画的宏伟蓝图,中国青年运动应继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激发新的青春活力、发挥新的社会功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历史的维度中把握经纬,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作者为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最新图文资讯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精彩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