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研究>>正文
站内搜索:

 

《天津日报》——甄文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主要逻辑

发布时间:2022-04-06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近年来,随着西方国家制度弊端日益暴露和治理危机频频显现,西式现代神话被打破,结合实际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逐渐兴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而有更多的自我诠释,这种诠释基于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现代化实践,也因此发展和创新了现代化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治理探索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三大逻辑。


在核心诉求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从突出政治主题到经济主题,再到全面发展的强国主题的嬗变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初步认识,是在革命历史背景下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形成的,即迈向现代化是解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这一主要矛盾的必要条件。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百年屈辱的终结,伴随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去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制社会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因此,通过“革命”意识构建一个独立自主的属于全体人民的“新中国”是政治主题上的宏大叙事,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生政权在筹备国家治理体系方面的核心动力。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举措就是在政治上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国家基础奠定、发展条件完备后,国强民富便成为国家治理的头等大事,因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而构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框架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也迅速提上日程。对此,邓小平曾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温饱有余,从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新时代中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因此,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是新时代中国推进现代化的战略擘画。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就业创业、住房保障、乡村振兴、强军兴军、高质量教育等一系列热议话题,涵盖了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概括起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核心诉求上的演变逻辑符合革命建国、发展富国、治理强国的基本判断,也正好契合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


在路径选择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到改革开放初期吸收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再到逐步形成基于自身成功治理经验的现代化道路的演进


中国对现代化的探索并非单一的线性延续,而是在多种治理路径并行的情况下突出强调某一治理思路。新中国成立初期,现代化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历史上有国家治理的传统经验和思想积淀,却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方法。因此,毛泽东主张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坚持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动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和治理策略;而坚持灵活性,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这充分体现在1953年至1956年的三大改造中,一方面在经济制度上坚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并建成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另一方面在改造的方法上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出了一整套积极稳妥的灵活策略。


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思想潮流,中国将目光放眼全世界,客观地看待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企业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中国提高经济效率、释放企业活力、增强管理成效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不断深化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思路,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找到了通往现代化的经济之路。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中国也注意到了市场经济存在的一些弊端,尤其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促使中国开始注意吸取西方国家治理失败的教训,积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不断积累业已成熟的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因此,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的现代化制度性成就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新阐述,彰显了该道路的世界性意义。


在理论创新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实践推动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以创新的理论反过来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实践前行,离不开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的伟大探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也离不开数千年传承的中华智慧的启迪。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就是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现代化探索的时代背景、国内外形势和面临的挑战作出科学判断。无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两大阵营对抗”和“两极格局”的研判,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确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包括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确认,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


中国的现代化治理经验是中国国家制度不断完善的实践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治理实践为构建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奠定了基础,初步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治理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积累了主体构成,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总体性制度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的制度现代化,并不是以西方现代化标榜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思想多元化等基本标准作为参考,而是以适应中国国情和现实需求为基准,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备、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一系列过程。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更加需要在政府、社会和人民之间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功能转变,同时开启从“单向”和“垂直”的线性治理思路向“互动”和“交叉”的多维治理模式转变,从而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历史表明,凡是能够持续稳定,并不断巩固发展的国家,必然与其所对应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相契合。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中华民族全力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不竭精神动力。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进程的当代写照,必然是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统一、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统一,彰显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理念、中国气度与中国智慧。


最新图文资讯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精彩专题

主校区地址:中国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 邮编:300384 电话:0086-22-60215678 传真:0086-22-60215555津ICP备05003119号 津教备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