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新”改革进行时|国际交流处:国际化办学水平取得新进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5-19 作者:钟炜 来源:
国际交流处
阅读量:()
为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步伐,加快推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国际交流处(含留学生办公室)将以“七新”改革为导向,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协同联动,形成“一盘棋”合力,以“3+3”战略目标,即开辟合作新路径、打造育人新范式、营造发展新氛围;实施校内“一院一策”、打造“留学天理”品牌、优化国际教育结构等举措,更高水平地服务国家、区域对外开放战略。预计到2027年,形成国际学生有规模、国际中文有特色、国际交流有品牌、合作办学有突破的学校国际化办学新格局。
开辟国际合作新路径 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打造中美、中欧教育国际交流战略重点,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战略支点,建设中国——非洲、中国——东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节点,构建点面结合、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教育交流合作网络。
拓宽中外合作新渠道,聚焦国际人才培养,推动落实《天津市加强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方案》,大力推进“留学天津”品牌建设,不断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持续优化留学生层次结构。积极响应“5年5万”“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倡导“津彩行”国际教育交流品牌,打造“留学天理”品牌工程,吸引更多外国青少年来津交流学习。
加强我校与国外大学开展“强校合作”和优势学科领域的“强项合作”,联合申报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助力高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海外分校等高层次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学校国际化交流在宽领域、高层次方面的新发展。
打造育人新范式 夯实对外交流新合力
发挥学校与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国立理工大学(简称:亚理工)共建科特迪瓦鲁班工坊(全国首家由市属普通本科高校参与建设的鲁班工坊)的示范效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完善鲁班工坊可持续发展机制,持续深化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确保鲁班工坊可持续发展再上新台阶。
构建国际课程新体系,致力于推动国际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加强双语课程建设,利用已有的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课程资源,通过案例教学、实习实践项目、国际交流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跨文化认知和交流能力,实施出国留学“五大工程”,引智聚津、学成报国。
与“一带一路”国家的高校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项目,推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层面的联合培养,有计划地组织海外学习交流活动,以优质合作办学和国际交流服务推动学生参加境外交流学习,注入天理共建“一带一路”新活力。
营造发展新氛围 传播天理声音
夯实国际传播基础,对外讲好天理故事。建立一支精力充沛且经验丰富的国际传播工作队伍,深化与国际传播平台的合作,发挥孔子学院对外中文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主办或承办高水平国际会议,以高水平国际会议彰显学术影响力。
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建设。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赴国外知名大学进修访学,积极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开展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提升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
助力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升,通过举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以及联合申报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等,推动高校与外资企业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创新平台发展,推动与世界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