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正文
站内搜索:

 

我校国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5-10-18 作者:石晓冉 来源: 科学技术处  阅读量:()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及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先后公布了2025年度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双线告捷,共获批国家级基金项目59项,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3项。立项数量与经费获批额度在天津市综合类地方高校中均排名第一,彰显学校科研创新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破纪录、经费规模大幅跃升、区域排名稳居前列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集中接收期评审结果显示,我校获批项目数创历史新高,共获批各类项目54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30项。直接经费共计2473万元,与去年同期的1428万元相比增长73.18%。


重点项目立项保持良好势头,王铁教授的“基于界面稳定微纳结构的化学气体智能传感器”及鲁统部教授的“双原子催化剂间距的调控及对二氧化碳还原产物的影响机理”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这对促进学校学科发展,开辟新的学科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科学类项目:国家与教育部层面实现“双丰收”,市属理工类高校居首位

2025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结果,我校有5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青年项目2项,位居市属理工类高校首位。


同时,2025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公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结果,我校共有9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一般项目8项、思政专项1项,一般项目立项数位居市属理工类高校首位。


成果背后:系统施策,筑牢科研创新基石

此次双线告捷,是我校长期深化科研管理、聚焦国家需求的结果。多年来,我校主动跟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全国哲学社科办等部门政策改革,确保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主动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提升跨学科、跨团队协同攻关能力。同时,科学技术处与各学院密切配合,不断加强分类指导,尤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导培育工作,助力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夯实科研后备力量。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巩固自然科学优势、强化社会科学特色,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天理力量。


最新图文资讯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精彩专题

主校区地址:中国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 邮编:300384 电话:0086-22-60215678 传真:0086-22-60215555津ICP备05003119号 津教备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