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新”改革进行时 | 学科建设办公室:奋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创学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5-04-27 作者:王瑞东 来源:
学科建设办公室
阅读量:()
对标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围绕学校“七新”改革发展思路、实新行动“三大工程”和2025年度党政工作要点,本年度学科建设办公室将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提升学校学科实力和水平。
打造高峰 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和基本特征。一流学科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学校在现有优势学科基础上,以科学高水准规划为前提、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高端科研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高水平特色发展为追求、以一流人才培养质量为使命,力争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在关键领域原始创新上谋求重大突破,持续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方向、抓住重点,在攻坚重大关键核心指标中抢得先机。在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急需领域上实现精准匹配,更加主动融入天津市建设之中,更加精准支撑天津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在特色发展和贡献水平上取得比同类院校更加显著的成效,将“国”字号的平台、项目、成果等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形成核心竞争力。
提升平台 启动下一轮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
学校始终坚持“强工、厚理、重管、优文”的发展思路,积极谋划人文管理学科发展新路径,坚持出精品、办特色。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收缩学科战线,加强内涵建设;坚持融合发展,关注工科新技术,借助学校理工类学科优势,积极探索学科融合发展新路径;坚持抓好队伍建设,合理应对新形势,出台有效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和培育人才;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协调政策导向、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优化调整项目申报、职称评定和奖励制度;建立育人新模式,促进人文管理学科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塑造转变,更加贴近时代需求,为理工人才培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重点培育和塑造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持续提升学校人文管理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抓住人文管理学科发展机遇,提前布局,积极筹备博士点申报工作,争取在下一轮博士点申报中取得突破,并通过博士点申报工作,进一步找准学科努力方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融合发展 推进学科交叉中心建设
学校以“七新”改革为导向,力争在构建知识新体系、打造育人新范式、构建创新新途径、创新管理新方式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以实新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学科入主流、创一流,创新学科交叉融合、产教深度融合、科教有机融合发展范式,服务引领产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学科将以培养复合型交叉型创新人才、培育先导性原创性重大成果、改革创新学科组织和建设体制机制、开拓学科体系发展新动能和新空间、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为目标,以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为发力点,以重大问题为牵引,围绕国家战略和我市重点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力争在体制机制改革突破、重大问题攻关、原创成果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学科队伍结构优化与青年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新动能与新空间开拓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的“天理特色”发展范式,产出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
调整优化 健全学科动态调整和多元投入机制
做好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为目标、师资队伍建设为依托,逐步优化学科布局,推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构筑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撤销需求不足、水平不高或不符合我校办学目标定位要求的学位授权点;支持增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符合我校发展规划要求的学位授权点;限制增列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当前培养规模偏大、学生就业困难、培养质量不高的学位授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