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黄闪闪:理工类高校“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1-03-06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环节、贯穿教育的各领域,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等等,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使各个专业教学院系、各位专业课教师都能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干出自己的“特色”。理工类院校,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指向,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价值指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是,课程思政要培育辩证的科学观。“课程思政”首先是一种科学思维,强调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在科技日益复杂化和交叉化的今天,唯物辩证法更能弥补分科化专业研究的先天不足。
二是,课程思政要培育辩证的自然观。“课程思政”的过程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统一的过程,需要处理好人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其实还是要求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三是,课程思政要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特别是工科教育,它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工科类专业要凝练专业课程中的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等,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二、内容创新:理工类院校“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
“课程思政”并非要求所有的课程都是思政课,而是引导其他专业课教师将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标。但是,“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观和教学理念,高校中成熟的教学思路并不多。为此,课程思政可基于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聚焦思政课程。四门思政公共基础课的内容各有侧重,原理课侧重理论,纲要课侧重历史,概论课侧重现实,基础课侧重个体成长,最终共同帮助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信念,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同专业课根据课程特点和育人目标,有针对性地深度挖掘其中几门思政理论课的融合元素。
三、实践探索:理工类院校“课程思政”的对接联动
基于“大思政”育人格局,创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不仅基于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内容融合,而且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学院之间的实践联动。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探索理工类院校“课程思政”的协同机制,即帮助专业课程选择思政元素。课程思政中的专业元素和思政元素要保持必要的张力,通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教学改革的共同探索,实现思政课和专业课的融合实践。目前高校课程思政的一个难点在于,组织管理体系缺乏联动性,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主体和客体欠缺衔接与整体性。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高校要搭建平台建立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新机制,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学院之间的定期交流或备课。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探索理工类院校“课程思政”的开展形式,即思政理论课的创新性实践教学。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专业实习实验课对接思政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了解社会,服务国家。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的理论合理性在于,一方面,深入推动理工类院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升工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的实践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高校所有本科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的对象是不同专业的本科生,旨在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这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实践场所。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在理工类院校中,要平衡不同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协同,即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基因式”融合,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搞清楚课程思政建设要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创新,加强渠道建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发挥思政的隐性教育作用,树牢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人格养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爱国主义根基。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理工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本文为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一般项目“理工类院校‘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YB19-3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