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以史铸魂:“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五重维度
发布时间:2020-11-17 作者: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量:()
1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网》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刊发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惠、杨莲霞老师撰写的《以史铸魂:“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五重维度》理论文章。
以史铸魂:“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五重维度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随即教育部等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将“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师生增强“四个自信”。《求是》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话进一步强调“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因此,“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不仅符合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教育的传统,而且立足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可为大学生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四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四史”主要可从五重维度展开。
从历史维度讲清发展脉络 增强思政教学的高度
“四史”既包括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也包含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独立与国家解放的历史,带领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以及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从历史维度融入“四史”:一是将重大历史事件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教师通过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结果及本质等内容,使学生感知社会主义的出现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艰辛过程,了解新中国的创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历程,理解当今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二是将历史发展线索融入思政课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讲清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来龙去脉,讲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由来,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讲清爱国主义的承继过程,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线如何得以确立、为什么新时代依然需要爱国主义等关键问题,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将爱国主义上升为使命感与责任感,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三是将历史发展规律融入思政课教学。“四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可以历史史实为基础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从而使学生明确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出“四个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理想信念的重要价值,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形成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制度认同、体制认同、政策认同等政治认同。
从理论维度阐释关键问题 把握思政教学力度
“四史”不仅是单纯的历史学习,而是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用辩证的、理性的思维把握历史,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1]的重要理论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以“历史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理论观点”[2],因此在“四史”融入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问题、“四个选择”等理论问题进行深刻阐释。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分析上,而是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在中国传播本土化的历史情境中进行有效把握,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相关理论分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展现出生动的历史细节,但必须从理论维度阐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等关键问题,回归课程设置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足于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诸多方面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以此抵制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因此,从理论维度融入“四史”可使高校思政课铸就的思想大厦既有根基又有力度,经得起风雨,镇得住豺狼,守住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阵地。
从实践维度提炼时代价值 保持思政教学热度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3]。学习历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过去,更是为反观现实、发展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历史启示。因此,在“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充分关注实践层面的现实价值。一要培养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意识。“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4],将“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思政教师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如在正确认识“两个三十年”的关系问题上,不仅要使学生看到党在前三十年中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而且要为学生呈现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重要成就,进而说明如果没有从前三十年的探索失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就不可能迎来后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5]。二是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历史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6]尊重历史、敬畏历史、读懂历史、牢记历史的现实价值就是获取历史经验,指导现在和未来。从历史发展来看,党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实践,新中国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新中国建设的历史实践,改革开放史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实践,社会主义发展史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长足发展的优势。因此,“四史”向当代青年传达出要坚持跟党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的历史启示,使学生自觉将历史发展与现实实践相结合,保持思政教学的热度。
从育人维度把握鲜活精神 提升思政教学温度
思政教学的落脚点重在育人,思政教师应从“四史”生动的历史素材中提炼精神内涵,讲好历史故事,补足青年人思想之“钙”。首先,讲好历史人物故事。历史人物可以为思政课提供生动的讲课素材,为思政课提供鲜活的历史面孔,为单纯枯燥的理论阐述注入新鲜血液和活的灵魂,不仅增强了课堂趣味性,而且容易引起学生情感认同,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其次,讲好历史精神故事。时代铸就英雄,英魂凝聚历史精神和民族血脉,成为党领导社会各界仁人志士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根基。“四史”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精神,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西柏坡精神”,顽强拼搏、奋力创新的“航天精神”,众志成城、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等。将“四史”中的历史精神植入高校思政课堂,就是将精神血脉根植于学生的思想灵魂中,使大学生在历史精神的滋养下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坚定跟党走的志向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再次,讲好历史文物故事。文物作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为教学提供鲜活素材。在高校思政课中,教师将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等相关的历史文物,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作为课堂案例穿插讲述,更能引发学生通过历史文物与历史人物进行空间对话,从而将建设家乡、振兴祖国作为自己的责任。同时,“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7]。历史故事可以增强“四史”内容的立体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情感体验,提升思政教学的温度,落实育人目标。
从学术维度解除思想疑惑 挖掘思政教学深度
随着历史学家的研究和新史料的发掘,历史研究出现新突破,因此,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四史”融入高校课教学还应注重学术探讨,从学理上阐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开拓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视野,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疑惑。在引入学术观点时首先要把控学术性与思政课的关系。学术研究能更好探求历史事实的真实性与可信度,但教师不能只是单纯罗列学术观点,应重视正确的思想引导。如在阐释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学界有综合因素说、外因说等不同的观点,教师要在纷繁复杂的学术观点中进行正确的分析,使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大革命失败原因的复杂性,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成长历程中遇到的挫折。同时,引入学术观点还应注意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抵制歪曲历史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8]。如在抗战问题上,有些人表示全民族抗战是由国民党领导的,共产党“游而不击”,反而“窃取了抗战成果”,甚至抹黑抗战英雄。此时引入学术研究观点就颇为必要了,以此证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地游击战略,在华北地区起到了配合国民党抗战、打击侵华日军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术观点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增强了思政课的真实性,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从历史、理论、实践、育人、学术五重维度将“四史”融入“纲要”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政治性与学理性、灌输性与启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还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与亲和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丰富学生的思想灵魂,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