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语言文化学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4 作者:丰玥 来源:
语言文化学院
阅读量:()
近日,语言文化学院实践团赴雄安新区白洋淀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走访雁翎队纪念馆、嘎子村地道战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调研红色文旅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模式,感悟抗战精神内涵和乡村振兴成就,切实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
调研乡村治理,洞察振兴密码
实践团深入黄湾村开展调研,先后走访村史馆、荣誉室和智能化管理平台,全面了解该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实践团重点学习了红色基因传承成效:女子民兵连在抗洪抢险工作中勇挑重担、退役军人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等等。随后,实践团参观了由老宅改造的特色民宿和80亩巾帼农场。民宿采取集体统一运营模式,在保留乡土特色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巾帼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和共享经济模式,打造出“农业+文旅”的生态发展新样板。大家通过现场学习走访,深刻体会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给乡村带来的变化。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数据记录乡村
实践团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从村民对红色历史文化的认知与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乡镇发展的意见和期望等多个角度开展调研。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实践团了解到红色文化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更加清晰地掌握了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期望,为后续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实证。

重温抗战历史,弘扬爱国精神
实践团先后参观雄县红色文化展览馆和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在雄县展馆,实践团通过文物史料和模拟地道,切身感受抗战军民英勇斗争的历史场景。白洋淀纪念馆生动展现了雁翎队芦苇荡里抗战的智慧战术和爱国精神。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信念。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学院学子对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有了更直观的体验和理解,也为白洋淀地区乡村发展、红色文旅宣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下一步,语言文化学院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绽放青春华章、书写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