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正文
站内搜索:

 

学校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5-03-27 作者:于淙阳 来源: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阅读量:()



3月26日,我校召开2025年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研判工作会议、警示教育大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市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和市委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部署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启动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处级干部、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全体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练继建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许瑞通报了2024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结果,要求各单位、部门要以先进为榜样,对标看齐,争先创优,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水平。



练继建全面总结了2024年学校全面从严治党暨政治生态情况,并围绕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夯实组织基础、强化正风肃纪、坚持严管严治五大方面,对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行部署。练继建强调,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在百年变局、教育强国的时代征程中交出天理人的满意答卷。


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冯骅通报了校内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原因,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冯骅从强化政治担当,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加强协调联动,把监督监管严在细处、落在实处;加强修养与锤炼,以自省自律促进坚守底线,成就幸福、平安人生等方面,要求全校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案为鉴、以人为鉴、以事为鉴,强化自省自律,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慎友,坚守初心、恪守底线。


许瑞传达了中央和市委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部署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要求,各基层党委、党总支要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迅速启动、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实效;要抓实重点任务,做到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要强化督促指导,全覆盖、全过程对所辖党支部加强指导督促,增强学习教育的精准性、实效性;要加强宣传引导,务实平实,稳妥有序把工作要求和学习实效传达到每名党员。



校党委书记刘东志在总结讲话中强调,2025年是学校的政治大年,学校要完成第二次党代会和“十四五”规划收官,要召开第三次党代会、编制“十五五”规划和启动新聘期,从更高站位视角谋划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持续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至关重要。


刘东志深刻分析了学校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就深入推进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新时代自我革命的成功实践。要常学常悟,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扛稳扛牢全面从严管党治校的政治责任;要真学真信,不断增强自我革命的理论自觉、文化自觉和实践自觉;要笃学笃行,以高质量的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清醒认识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形势,继续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要深刻把握“两个仍然”的重大判断,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要深刻认识高校纪法问题多发易发的严峻形势,坚决清除内部“污染源”,强化内控管理,守护校园净土;要深刻把握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方略,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优势,为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三是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让风清气正成为天理办学的鲜明标识。要突出政治建设,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得到有效落实;要从严监督管理,强化执行问效,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强化正风反腐,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一严到底纠治“四风”,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会议要求,全体师生要立足“两个大局”,深刻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瞄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以筹备召开第三次党代会为契机,为学校在新阶段实现转型升级、提质跃升谋定方向、擘画蓝图。全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关键少数”作用,扛稳抓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为未来五年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形成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最新图文资讯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精彩专题

主校区地址:中国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 邮编:300384 电话:0086-22-60215678 传真:0086-22-60215555津ICP备05003119号 津教备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