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正文
站内搜索:

 

大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 扎实推进科技强校战略

发布时间:2024-11-19 作者:张联齐 来源: 科学技术处、先进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  阅读量:()



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兼) 张联齐


本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论教育》主要篇目内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科研管理工作实际,作如下内容汇报。


学习体会

通过本次集中学习,我深感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一线科研教师、科研服务人员的责任重大和使命光荣。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国家科技发展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全面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研服务社会发展能力,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推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提高学校师生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完善学校科研工作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在实际工作中,要经常调研走访基层学院教师,持续完善科研管理政策文件,多渠道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并重点在拓宽科研项目申报渠道、提高科研项目立项率、完善学校科研管理政策文件等方面出新招、下功夫,力争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最及时、最全面、最专业的科研管理服务,为学校整体科技创新发展添砖加瓦。


贯彻落实工作思路

强化基础研究,打造自主创新策源高地

充分发挥高校源头创新作用,坚持“从0到1”的原始创新导向。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抓手,着力强化基础研究,瞄准重大基础前沿科学问题和变革性关键技术问题,针对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电子信息等前沿领域,组织建立跨学院、跨学科的研究团队,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推动学校的基础理论研究大幅前进,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


整合学校资源,大力开展有组织的科研

充分发挥新型科研管理体制优势,联合开展有组织的科技创新,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JMRH项目为抓手,通过实施有组织科研,积极谋划国家级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着力推动“大项目”及“大团队”建设,始终坚持主动谋划、主动布局、主动服务,打破学院、平台、团队之间的壁垒,建立参与各方联动、各司其职、协同合作的联动机制,形成力量整合和集成攻关的科研新范式。


健全合作机制,提升政、企、校合作的服务效能

围绕科研经费“双倍增”目标,落实科研“跑5”计划。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围绕海洋能源、废盐废渣资源化、生命健康检测等领域,构建交叉学科的科研团队,为创新发展提供引擎动力。推动学校咨政建言系统建设,落实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组建战略咨询团队、社科创新团队和智库专家库,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深化赋权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持续推进天开园“一核两翼”建设工作,通过科技成果凝练,推介重点团队入孵园区,深入构建“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贯通机制,促进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依托斯多福先端材料研究院,持续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孵化作用,推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转化”全过程衔接,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服务社会。


聚集优势资源,助力大平台、大成果产出

整合学校优势资源,瞄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要求,抢抓中长期贴息贷款项目机遇,打造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大力推进“功能晶体材料与器件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积极筹划“海洋清洁能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科技成果高质量发展导向,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系统分析、整合提炼新的集成性创新成果,同时强化科研成果质量导向,实施精准培育,力争在牵头获批国家级科技奖励上实现突破。


完善制度建设,探索科技体制改革新路径

持续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系。完善分类评价机制,优化科学的论文评价体系和科研项目分级实施细则,鼓励人才多元化发展,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坚持科学性、导向性、多元性原则,完善适合学校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和体系,制定技术经理人管理办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最新图文资讯

本周热门资讯排行

精彩专题

主校区地址:中国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 邮编:300384 电话:0086-22-60215678 传真:0086-22-60215555津ICP备05003119号 津教备0064号